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

公司新闻

国内首部内河新能源船舶建造安全专项规范发布

2025-10-25

近日,由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内河新能源船舶建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T/SPASI 001—2025)正式问世,并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成功填补了国内内河新能源船舶建造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项指引的空白。

图片

随着内河航运绿色转型加速,以LNG(液化天然气)、锂电池、甲醇、太阳能等为动力的新能源船舶成为发展重点。然而,此类船舶在建造过程中,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存储、安装、测试等环节,潜藏着易燃易爆、低温伤害、有毒物质泄漏等特殊安全风险。此前,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标准,相关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为破解这一行业共性难题,该标准由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主导,联合山东交通学院、威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协会共同编制。标准严格遵循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明确了目标职责、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持续改进等八大核心建设要求,并特别增设“新能源专项管控”作为关键内容。

在具体措施上,标准要求企业须制定文件化安全目标,建立覆盖全员的责任体系,并将锂电池、LNG储罐等新能源设备纳入专项管理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适用性评估。现场管理方面,规定锂电池的存储与安装须在专用防火防爆区域,并配备热失控监测与自动灭火系统;LNG储罐作业区需设置低温防护与泄漏应急切断装置;甲醇作业区域则必须强制通风并安装可燃、有毒气体报警设备。此外,企业需全面辨识新能源作业风险,每三年开展一次安全评价,针对锂电池热失控、LNG泄漏燃爆等特有风险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确保一线人员应急演练全覆盖。标准还配套了《定级评价实施细则》,为企业和第三方评审提供了量化依据。

该标准的实施,标志着内河新能源船舶建造安全管理步入规范化、体系化的新阶段。作为牵头起草单位,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将率先建立覆盖建造全链条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在有限空间作业、LNG低温防护等关键技术环节深化探索,致力于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全生产标杆,为全国内河新能源船舶产业的安全、绿色发展贡献“山东智慧”与“山东样板”。

来源丨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